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工作部署,临沂市河东区扎实开展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回头看”工作,聚焦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点发力,“四项举措”不断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动力,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质量和水平。
一是调整机构职能。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区委、区政府派出机构,不再明确机构规格,依法依规行使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组建临沂东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公司与管委会实行政企分开,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将原先8个内设机构,综合设置为6个,根据内设机构职能,对人员进行调整,保留编制人员41人,编外人员划归新设立的国有公司。同时,严格控制派驻机构数量,保留市场监管、自然资源,新设行政审批服务共3个区直部门派出机构。
二是实行考评激励。积极探索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研究制定了全员聘任实施办法,内设机构正职、副职岗位采用公开报名、组织选聘的方式,中层正职及以下岗位采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方式,41名工作人员全部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全员岗位聘任、末位淘汰制度。健全绩效薪酬制度,下放薪酬管理权限,研究制定了《河东经济开发区人员薪酬方案》,确定人员薪酬水平、分配办法,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开发区运营企业已配套制定市场化薪酬办法。
三是强化协作配合。制定《“开发区吹哨、镇街(部门)报到”工作事项清单》,涵盖项目审批服务、“双招双引”考核、外资外商服务等8类事项,利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区“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平台运行机制和人员力量,依托临沂市协同办公系统平台,搭建区级“开发区吹哨、镇街(部门)报到”工作“响应”平台,规范“事项吹哨—事项派发—事项办理—结果反馈”的“四步联动”工作流程,开发区对镇街(部门)响应、处置、履职情况的评价结果,将作为对镇街(部门)及相关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是创新考核机制。制定了与行政区有区别的差异化考核办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考核指标突出开发区特点,重点考核重点项目、双招双引、亩均税收、投资强度、使用外资、进出口、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产业集聚度、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制定出台了开发区任务目标考核办法,在开发区内部实行差异化考核,实行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度。加强对改革的风险防范,坚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注重改革精准性、针对性,有效防范化解了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