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政务服务、融媒体等领域的职能融合、资源整合和力量聚合,夯实多方统筹的基层治理架构,实现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构建适应新时代乡村特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
一是优化机构资源配置。沂南县委、县政府把“创新网格化治理体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纳入全县机构改革大盘子统筹考虑。在机构设置上,整合县政府办公室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县政法委的网格化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相关职责,在全市率先成立“沂南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加挂“沂南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中心”牌子,作为县委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在编制保障和科室设置上,核定事业编制28名,内设机构6个。其中,专门设立网格化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网格化工作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乡镇(街道)网格员的管理培训以及“乡呼县应”呼叫事项的接收、交办、反馈、汇总等工作;在人员配备上,由全县网格化试点工作开展最好的两个乡镇分管领导担任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职务,并从试点乡镇遴选10名工作人员。
二是厘清职责任务。单独拟定《沂南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职能编制规定》,明确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和管理服务、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诉求等方面职责;编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工作职责清单》,梳理了环境保护、质量监管、市场秩序、物业管理、交通运输、社会治安等15个类别325项高频疑难事项,逐项明确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和“双向推送”单位,确保网格事项流转顺畅;建立12345政务服务热线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县委政法委、县委编办、县纪委监委、县司法局、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集中对网格事项办理中出现推诿的部门和领域进行职责界定,县纪委监委跟踪督办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落实情况。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沂南县委坚持边试点边推进边提升,连续三年下发《关于改革推动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下沉创新网格化治理体系的试点意见》(沂发〔2020〕8号)、《沂南县关于加强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沂办发〔2021〕6号)、《关于构建“三线四联”网格化治理机制实施方案》(沂办发〔2022〕15号)3个指导性文件,逐步建立健全网格一线、首发在线、便民热线“三线”融合,县乡联动、问题联治、信息联通、服务联办“四联”并驱的“三线四联”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出台《沂南县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运行办法》,明确网格划分、人员配备、网格员职责、工作流程和保障措施;下发《关于建立沂南县网格事项办理六项工作制度的通知》,落实网格事项受理、研判预警、分流交办、承办处置、结果反馈、督查考核等6项工作制度,全力推进网格实体化、规范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