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权责清单制度效用,切实发挥权责清单规范权力运行和提升行政效能的作用,莒南县委编办从调整、执行、推广三个维度出发,积极做好权责清单管理运用工作。
一是聚焦三个机制,实现清单调整有序。明确联络人制度。29个权责清单责任单位分别明确1名工作人员,作为权责清单调整联络人,负责本单位权责清单调整工作,每年根据需要,适时培训,提升权责清单管理能力,通过联络人制度,将权责清单调整工作落实到岗到人。建立定期提醒机制。每月最后一周,由县委编办对权责清单进行统一梳理,明确应调整的权责事项和有调整任务的部门单位,形成《应调整权责事项表》,督促部门单位按时调整清单。完善调整会商机制。对事项认领有异议的,按照“先协商后协调”的程序,确定认领责任部门;对因市县机构设置不同,由非对口单位认领的事项,县委编办主动对接提醒;对需多部门共同认领的同一权责事项进行协商认领。
二是深化三个应用,推动清单有效执行。应用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通过权责清单数字化应用,实时收集部门权责清单执行数据,量化部门履职尽责情况。在职能运行监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中,发挥机构编制监管平台作用,将部门权责事项执行情况“整合”为履行时长、履行频次、执行比率等数值,实现对部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情况、工作量情况、聚焦主责主业情况的定量分析。应用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权责清单基础性制度效用,以权责清单为依据,推进审管联动,提升便民服务能力,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如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药品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和医疗器械备案等三个权责事项整合为“审管联动+药店审批一件事监管”集成服务,通过审查会商机制、联合踏勘机制、审管信息双向推送认领机制等,实现审批监管无缝衔接。应用到部门履职监督工作中。将权责清单作为部门履职尽责的“基准线”,对部门规范履职情况进行监督。企业群众在办理业务时,对部门可能存在的越位、缺位等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县司法局依据权责清单对部门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依据权责清单对部门单位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三是畅通三条路径,助力清单推广到位。线上多途径公示。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等网络平台,设置专门模块即“权责清单”,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后,在“权责清单”模块实时更新,方便企业群众在线查询,接受社会监督。线下大厅全时展示。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专门展板,以二维码形式,展示县级权责清单,办事群众使用手机扫描,即可了解事项实施机构、事项类型、设定、行使依据和对应责任事项。同时,将权责清单事项在电子屏幕滚动播出,以直观的形式,方便办事群众查询了解。强化权责清单业务培训。将权责清单纳入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学习目录,编制“权责清单应知应会一张纸”,将权责清单管理办法、调整机制程序、事项要素、作用发挥等作为重点,分期分批分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将权责清单内容纳入机构编制业务考试内容,以考促学,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依单履职、照单办事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