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临沂市通过明确部门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力量、提高保护成效,保障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健康发展。
明确部门职能,夯实工作责任。结合部门单位“三定”修订、职责调整等,细化优化部门职能,建立起市县文旅部门负责文物保护、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市林业和县区自然资源部门负责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市县文化执法队伍负责文化市场执法,相关事业单位负责技术保障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体系,压紧压实相关部门工作责任。研究制定部门权责清单和职责边界清单,明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权责事项40余项,厘清部门间职责边界,确保事事有人干、责任不落空。
优化机构设置,加强工作力量。针对临沂市红色资源、革命文物丰富、点多面广的实际,调整优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机构设置。市级层面,为市文旅局调整增设文物保护与考古科、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等4个内设机构,设置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等4个事业单位,保障175名编制负责相关工作;县区层面,调整设置12个县区文物保护中心、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个自然遗迹和革命旧址保护管理机构,统筹400余名编制负责相关工作。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通过事业人员招录、急需人才引进等方式,为市县文旅部门单位补充文博、考古等专业技能人才,不断加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能力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发展成效。坚持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梳理全市800余个文化场馆,研究制定《临沂市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增设红色文旅发展方面的部门内设机构4个、增加事业编制20名,推动打造“红色+”文旅融合高地。立足革命老区、历史名城定位,推动出台《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坚持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建立信息协调共享机制,打通文旅与发改、自规、住建等6部门信息壁垒,对重点项目“一事一议”快速办理文保手续,保障考古工作和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临沂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202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