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深化制度创新,优化流程再造,河东区聚焦“四个+”,从八个角度推进机关职能运行内部深度融合、外部高效配合,全面构建机关职能运行新格局。
一、聚焦“难点+痛点”,打通职责边界壁垒。因个别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清晰、边界不明确、责任相交叉的问题,导致遇事发生“不愿干、推着干”的现象,河东区聚焦社会关注度高、容易产生职责交叉的领域,找准涉及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农业农村等领域中存在的“难交办、易推诿”的难点问题,全面收集“12345”市长热线中反映集中的“热点”和新业态、新模式下监管难等工作“痛点”,科学编制《河东区区级政府部门职责边界清单》,共梳理区级部门职责边界事项133项,打通部门间职责壁垒,增强政务运行效能。
二、聚焦“基础+基本”,增强权责制度运行。河东区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在机关职能运行中的基础性制度效用,以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为基本准绳,结合机构改革部门职责调整和部门“三定”规定,坚持“三级四同”的原则,编制30个区级部门权责清单项3751项和11个镇街权责清单67项,编制河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权责清单82项,同步编制区镇两级和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事项清单373项,把全区行政权力和责任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用权责法定和法治思维来管理机关职能,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
三、聚焦“职责+业务”,优化部门流程再造。根据部门“三定”规定明确的部门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职责,在去年职能运行流程再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部门主要职责全部分解到内设机构,对内设机构实际承担的各项工作业务进行条目化分解,工作流程进行精简优化,明晰具体工作任务、岗位责任、流程标准等,划清各内设机构的职责界限,按照协同高效的原则优化工作流程图,最大限度削减层级、减少环节、压缩时限,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干”。
四、聚焦“清单+机制”,抓牢职能运行落实。河东区先后编制了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职责边界清单、职责任务清单、议事协调机构清单等多张清单,搭建了科学规范、协同高效的机构职能运行体系。为保障体系运行,河东区相应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责变化动态调整清单,确保清单的及时性、准确性;建立职责边界事项协调配合机制,明确各部门承担的主次职责,确定主办、协办关系,拧紧责任链条,实现“一次办好”;建立议事协调机构配合机制,明确各项工作运行制度,界定各协调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支持配合方式,实现各项职能目标明、任务清、责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