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罗庄区委编办以机构编制核查问题整改为契机,从用编进人、优化配置、高效用编三个方面着力,持续推进化解超编工作。
一是严把入口关,聚焦用编进人,从源头上杜绝新增超编。依托山东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分领域、分部门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年龄构成、学历、专业等进行科学分析,合理确定用编进人计划;加强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完善用编计划下达、录(聘)用、调配、纳入实名制管理、办理工资和社保业务等环节的闭环管理,切实杜绝超编进人。开展全面核查摸底,建立全区机关事业单位超编问题整改台账,明确超编单位、超编人数、人员构成、超编原因、整改措施和时限等内容,按照部门整体超编和整体空编进行分类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二是严把统筹关,聚焦优化配置,从调配中化解存量超编。按照“编制总量不变、盘活空闲编制、动态周转使用”的思路,从全区事业编制总量中调剂出50名编制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定《罗庄区事业编制周转使用办法(试行)》,按照精准投放、服务中心的原则,主动向高层次人才引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工作倾斜。如去年为教体局下达用编计划45名,专项用于引进优秀师范类毕业生。加大人员统筹和挖潜力度,超编事业单位原则上从严控制、多退少补;满编单位确需补充工作人员的,必须先出后进;空编单位确需补充工作人员时,优先从全区整体超编事业单位符合岗位需求的人员中选拔交流,进一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
三是严把效能关,聚焦高效用编,从监管中形成常态化管理。线下结合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职能运行监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线上依托履职考评系统,定期开展机构编制效益评估,并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评估结果促进跨部门、跨层级编制调整利用。会同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部门,把机构编制工作情况和纪律要求执行情况纳入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审计等检查范围,充分发挥监督合力,督促部门提高编制资源利用率。继续严格执行用编进人报批制度,严控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健全完善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守住机构编制红线,使防止超编成为编制管理“常态化”,从根本上杜绝超编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