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委编办牢固树立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变化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不断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水平。
一是以法治思维谋划好实名制管理的最优途径。印发《临沂市河东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实名制数据库管理内容、管理程序和监督检查规定;印发《临沂市河东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编制使用原则、程序以及在增员入编、减员销编办理实名制业务的程序、材料、时限等;印发《临沂市河东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调配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干部调配权限、适用情形、调配程序以及办理实名制业务需要的手续等,确保实名制业务办理程序合规、流程合法、手续完备。
二是以系统思维确保实名制管理真实有效。结合机构编制月报、年报及实名制核查工作,河东区以月、以季度、以年为单位开展数据维护工作,部门(单位)按照“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的标准,组织机关本级和所属单位对照机构编制审批文件、干部人事档案、工资发放人员名册、社保参保信息和部门预决算数据等资料,核查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今年以来开展已开展数据核查3次。对照机构编制文件、干部任免文件、任职时间与简历逻辑关系等逐一核查单位编制数、领导职数、机构性质、机构编码、主要负责人、职务名称、简历等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同时利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管理共用信息平台进行四部门数据比对,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消除差异人员,数据比对成功率均在99%以上。
三是以变化思维发挥出实名制数据的最大效能。制定《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统计台账》实时反映全区机构编制总量、各部门单位人员编制及实有人数分量、空编情况等,为下达用编进人计划,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掌握第一手机构编制动态提供数据支撑;制定《全区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统计台账》为组织部门全面掌握领导职数总量、干部实配情况提供数据资料;制定《河东区“周转编制”记录台账》,为确保用好用活编制,规范“周转编制”管理做好电子记录;制定《2012-2022年河东区机构和人数变化统计台账》,详细记录历年行政、事业机构数、编制数、实有人数及变化原因,确保实名制管理可延续性。
四是以底线思维构筑起实名制管理的最牢屏障。规定每年11月份开展组织、编办、人社、财政四部门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主动开展“吃空饷”等专项检查,严格审核全区300余家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执行情况,切实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涉及的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审核工作。实行机构编制信息公开制度,凡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事项和人员编制情况,通过政府网站每月向社会公开,今年以来已更新数据4次。加强与纪委监委、组织、财政、人社和审计等部门间的沟通联系与协调配合,采取发现问题及时互通情况、组织会商、开展联合督查的方式,建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长效机制。
五是以创新思维激发出实名制管理的最新活力。坚持和完善跨领域统筹、跨层级下沉的编制统筹机制,已跨领域统筹使用事业编制140余名,下沉事业编制70余名。根据《山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意见(实行)》《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管理使用办法》等文件,探索在不改变单位编制总量的前提下,收回部分编制使用权,发挥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编制周转使用机制,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管理办法,创新“四不像”机构编制使用方式,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