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在基层落地生根,扬州市委明确要求,要率先行动,把建立并完善机构编制请示报告制度作为贯彻落实党管机构编制原则的突破口。扬州市委编办积极作为,在《扬州市机构编制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起草过程中,坚持把起草的过程作为学习贯彻《条例》的过程,作为宣传请示报告制度的过程,作为征求意见、统一思想的过程。经过全市上下各部门共同努力,《办法》于2020年5月正式出台。
一、突出规范性,科学合理设计《办法》体例架构。《办法》从主体、程序、内容等方面逐一做出规范,做到能定量不定性、能定性不泛化,实现程序性规定和实体内容要求双统一。一是规范责任主体。《办法》将请示报告的报送主体统一明确为部门党委(党组)、市或县(市、区)委编委、编办,接受主体统一明确为党委、编委或编办。二是规范报送程序。请示制度方面,规定“三先三再”工作程序,即部门党委(党组)先与编办沟通后再正式动议,部门党委(党组)先研究决定后再报送请示,编办业务处室和分管领导先预审后再提交室务会审议决定。报告制度方面,逐一明确各部门向同级编办报告、编办向同级党委和编委报告、下级编办向上级编办报告的时间和方式。三是规范报送内容。对请示制度提出“1+5”的报送内容要求,即1份请示和5份佐证材料;对报告制度,区分为每年定期报告、重要情况随时报告和交办事项按规定时限报告三类,并分别以菜单形式列出应报尽报内容。四是规范问责情形。单列“监督检查”一章,规定了请示报告制度的日常管理要求、请示报告制度核查要求,明确了对违反机构编制请示报告制度,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或漏报、少报、瞒报的处理措施、问责追责和举报受理等。
二、突出示范性,切实履行编办在推进请示报告制度落实中的责任。编办既是建立请示报告制度的动议部门,更是抓落实、抓执行的职能部门,一肩挑两头,必须在制度的贯彻执行上当表率、作示范。一是把加强请示报告作为落实归口管理要求的首要任务。对面上有影响的重要决策、重大机构编制调整事项以及其他拿不准、吃不透需要提交市级层面研究决定的重要事项,及时主动向市委、市委编委请示报告;按照归口管理的要求,对编办自身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工作安排等内容主动向市委组织部请示报告,出台《关于市委编办归口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的工作方案》,明确必须请示报告的10项具体内容。二是把加强请示报告作为争取上级指导的基本方法。对需要请示上级编办的相关工作,需要上级编办了解掌握的工作情况,也坚持及时主动请示报告。基层“三整合”改革期间,改革方案的设计、操作口径的制定、县级管理权限的下放以及指挥调度中心的建设等都坚持及时主动请示报告,省委编办赴扬专题调研指导近10次,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今年全省第一个现场会“基层‘三整合’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扬召开。三是把加强请示报告作为改进编办作风的重要抓手。请示报告制度中所蕴含的勤报告、多沟通和讲规矩、守规矩的工作理念影响和倒逼编办转变工作作风,市委编办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与各部门的沟通更密切、衔接更顺畅,市委编办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连年进位,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评一等等次单位。
三、突出实效性,请示报告制度的价值作用充分显现。《办法》是否管用好用,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请示报告制度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编制就是法制”理念深入人心。《办法》出台前,由于在具体实践中缺乏范例样本,更多地依靠惯例和自觉,个别部门在执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时容易跑偏走样。《办法》出台后,看起来“冷冰冰”的条款规定有了请示报告制度这一鲜活具体的载体,各部门贯彻执行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编制就是法制”成为各部门广泛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观念信条。某区级机关部门在党政机构改革后,考虑到尚在过渡期,违规借用了下属事业20多名同志到机关工作,《办法》出台后,该部门主动报告并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得到强化。《办法》出台前,对审批同意设立的机构、配置的编制,其调整是否到位、职责履行是否顺畅等缺乏有效的跟踪问效手段,容易产生一批了之、强批弱管等漏洞,机构编制的刚性约束力不强。《办法》出台后,通过对部门年度机构编制使用情况的梳理分析,对未能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文件的部门,实现了精准把控、定向监督,机构编制刚性约束有效落实。今年,在部门机构编制事项年度报告中发现有6家事业单位,编办虽已发文撤销,但一直未办理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手续,根据这一线索,依照《办法》规定,分别送达了“拟列入异常名录提醒函”并约谈了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目前已全部注销完毕。三是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办法》出台前,受制于客观条件,机构编制管理不同程度存在“抓大放小”的现象,编制总量多、调节空间大的部门往往沟通联系较为紧密,反之则相对较少,难以做到全盘统筹、兼顾一般,管理决策较为粗放。《办法》出台后,市委编办分类汇总请示报告中梳理出的问题建议,组成6个工作组开展“家家到、户户访”专题调研,确定了围绕健全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做好工作,围绕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做好工作,围绕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工作,围绕优化协同高效做好工作,围绕机构编制法定化做好工作“5个围绕”的工作思路,如在教育领域,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事业编制挖潜创新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近3年全市新增事业编制的80%用于教师队伍,非义务教育阶段师生比全省领先,其他涉及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的重点领域体制机制也得到理顺,一些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或形成初步方案,管理决策水平稳步提升。